全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杨恒,他来自中国西南边陲美丽的春城—昆明,大学毕业后他放弃了回家乡优越的生活条件,以优异的毕业成绩分配到上海良工阀门厂工作。虽然在计划经济时代,外地人在上海立足艰难,但由于他是文革后第一位分配到该厂的本科毕业生,企业的许多重要工作,领导不断压担子,锻炼了他不畏艰难,勇攀科技高峰的坚毅性格。由于他为人低调,谦逊稳重,深得企业领导和用户的信赖。
26年来,杨恒高工不断在中国阀门业和阀门电装领域持之以恒的耕耘,为企业产品的更新换代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其科技成果也获得了国家、行业和上海市的多项奖励,他始终牢记老一辈技术权威的教诲:“企业是一块肥沃的土壤,只要你努力的耕耘,将会得到超乎你期望的收获”。以此为动力,他不断在技术上狠下功夫,并经过长期担任企业的技术处长、销售处长、技术副厂长、销售副厂长等职务,并在企业需要时,技术和销售厂长一肩挑,并负责企业核电等重大项目的技术开发、销售管理、生产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管理,在核电领域树立了良好的个人信誉。为兑现对用户的承诺,在急重艰险的任务面前,为了保证项目的质量和进度,他身体力行,务真求实,经常亲临第一线指挥,有时与一线人员通宵达旦,直至达到预期的进度。他走过的路程和付出的辛勤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果实,让人深刻铭记。
最近我们到他现在的工厂上海纳福希阀门公司参观时,恰巧遇上该公司为神华集团宁煤项目抢修进口的、关键工艺用的大口径高压金属密封球阀,为争取早日交货,又与现场人员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使产品提前发付现场。他微笑着告诉我们,用户大型项目提早一天开工运行,比我们阀门公司忙碌一个月为国家做出的贡献还大。随后向我们介绍了为兖矿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抢修20"-900Lb高压硬密封气动快关蝶阀时,从制定方案到关键零部件的加工、装配、试验,几乎每个环节都凝聚了他大量的心血,最终以优异的质量和及时交货向用户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由于国外引进技术的支撑,并在技术转化过程中充分吸纳了国际最新的技术精华,加上严格的质量把关,使杨总他的企业每台产品都达到了工艺品、艺术品的要求。在现场看到的从大口径蝶阀(见照片)到高压、高温球阀都体现了企业严谨的治厂精神。由于他惜才如金,在技术、生产、质保、销售等各部门都吸纳了大量有识之士,并实现了老、中、青三代结合,使他们的产品能充分满足国内工程建设急需的以国代进国产化的需要,企业要生产高质量的产品,人才是关键,技术装备是保证。企业从关键加工设备,材料检验设备,以及尺寸控制测试仪器均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进口装备,特别是产品的性能检验试验台还实现了试验记录数字化管理,记录永久性保存。并在新建的试验中心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满足42"-900Lb低温深冷球阀和48"-300Lb低温深冷蝶阀的低温试验室,并开始试制大口径低温上装式球阀和上装式蝶阀,以满足国家大型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的工程建设需要。
长期从事阀门技术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杨总他一直认为:“不是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国外进口产品原修复有困难的调节带切断的偏心半球阀,他也快速的为用户解决了困难,国外进口的高压大口径锆材调节阀,价值近50万美元的产品失效了,国外公司要求3个月修复时间,修理费高达10多万美元,他在20天内,仅以2。8万人民币的费用为用户解决了大难题。
在纳福希阀门工厂车间现场,我们还看到了大量电站疏水阀和大型锅炉用电磁泄放阀(PCV)显得特别耀眼。据了解,这正是中国60万、100万千瓦火电最迫切要求国产化的产品。通过对上海纳福希阀门有限公司的访问,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国民族工业大有希望,他作为中国特种阀门的领跑者,还担任了中国阀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和上海市流体机械阀门专业委员会主任等多个社会职务。并为国家起草和修定了近3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是国际标准SO/TC153-WC13阀门工作组成员,并代表国标委参与了ISO低温阀门工作组。他撰写的“火(核)电工程配套泵阀优化设计与试验研究及应用”获得2009′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不仅致力于纳福希阀门公司的发展,同时也有引领行业同步发展的良好愿望。国家和民族是最需要这种企业家精神,希望在全行业发扬光大,使我国早日改变关键核心技术长期依靠国外的被动局面。正如纳福希名称的由来:吸纳科技精华,造福人类社会,实现阀门人的希望和梦想。这诠释了其英文名称NAVC(ShanghaiNorthAmericaValveCo.,Ltd)的深刻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