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根林,江苏省阀门工业协会秘书长,自从2006年6月1日在《中国工业报》用稿第一篇《核电站关键阀门实现国产化》起,到2010年9月止用稿100篇,再到2013年5月16日至8年间用稿突破200篇,用稿字数达12万字,这字里行间无不透视出作者对阀门行业一片热情和执著。在短短8年间从数字上在国家级大报《中国工业报》用上200篇稿件,从个人来说这是件不简单的一项成就,又为行业交出的一份满意答卷。
本人虽不是《中国工业报》的专业记者,但是一名忠实的业余通讯员,能为我国阀门行业用稿最多的一名通讯员,业余时间却能发出这么多的稿件,但至少也要发出有350多篇左右的稿件,才能用上这200篇,采用率约在75%左右。《中国工业报》毕竟它是国家工信部主办的国家级大报,也有他的权威性。
回顾以往8年间在《中国工业报》能用上200篇,难能可贵,这200篇每篇稿中都倾注了我的一份责任和心血,我热爱阀门这个专业,我从事这个行业已有近36年,对行业也相当了解,更了解全行业发展面貌和运行状况,了解这个行业,才能写好这个行业,于此我的稿件较为诚实,没有华丽的词语,也没有虚伪的用语,几乎篇篇都是实在的内容,就是业内发生的重大新闻或一些较为突出的新闻稿。同时在所有发稿的内容都是真寮业内发生的新闻或一些热点新闻信息,所有稿件中至少挑不出一些专业性错误性数据,或虚假的新闻。
在8年间,在〈中国工业报〉用上这200篇稿件,可以形容为热情和执著,8年如一日,积极投稿,从不间断,就是节假日也没中断过,养成一种投稿的责任性,终于有了丰硕的成果,这沉甸甸的200篇用稿,绝不是量的数据,而是为阀门行业作出的一份贡献,为我国阀门行业在中国工业领域中乃至全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让全国工业领域随时能了解到我国阀门业的新闻信息,也让读者了解到我国阀门业发生的行业动态和行业所取得的成绩。
其实,这用稿200篇也倾注了我的心血和付出的汗水,我每到一个企业采访和参加行业一个会议,以及参加各种展会,要为他们写的什么?思想中总要构思下发稿的具体内容和确定一个主题,回来尽快编写,及时发出。有时与企业老总交谈也在默记他们的突出之处,以及他们的主要方面,使稿件尽量内容充实,这些发出的稿件都是真实事件,更不是凭空捏造的,文中的数据也是真实可信,经得起推敲的。多数稿件都是本人第一手采集的新闻,或有业内有关方面提供的内容,200篇中没有发生过一篇假的或虚假的,也没发生过一篇有投诉的稿件。
我这个人有个特点,就是不会去上网玩游戏,更不会消闲在麻将桌上,以写稿来充实我的业余生活,以上网充实我写稿的内容,以写稿作为我工作中主要事来做,上网关注的是天下大事和业内一些新闻信息,更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业余写稿也是件很辛苦的事,好多稿都有是利用夜晚和休息天写出的。在春夏秋冬中,我尝过了在电脑上的一些甜酸苦辣,夏天遭遇汗水湿润和蚁虫叮咬,冬天寒流侵袭和手脚冰冷的困惑,在汗水和寒冷中度过许多不眠之夜,有时为了赶稿放弃了家务,孙儿有时还来捣蛋,占据着电脑,克服好多困难,写出了一篇篇新闻。
本人也被《中国工业报》评为年度的优秀通讯员,也得过报社的荣誉,为了给《中国工业报》多投稿,为行业和企业做好宣传,我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发去一二篇稿,供编辑挑选用稿,有时编辑会谨慎用稿,有时版面有限,发过10多篇稿也没用上一篇,有时几个月也没用一篇,估计报社版面有限,不能用稿。但我仍没失去信心,也没挫伤本人投稿积极性,我分析编辑编发稿件的特点,有时报纸版面缺稿时,发去几篇稿都会用上,有时一篇也不用。这些都是正常的事。有时为了一篇稿件能见报,也要与编辑电话联系沟通,促其能用上。
我个人还有个特点,就是一直研究编辑用稿的个性和特点,所以用稿率还是较高的。同时,发稿也掌握时间性,确定一个星期中何时发稿?每当稿件邮件发出后,到何日何时上网查询中国工业报是否采用稿等,一旦用阅到已采用时,心情有种喜悦的感觉。更重要的是为企业能亮相在中国工业报上,也为企业增加一种荣誉感,我这样认为,能为行业多发的稿,多为一些企业在国家级大报做好宣传,我也满足了。
或许有人会说,你一定得了不少稿费,可是说出来有人会不信或可笑,《中国工业报》尽管他是是国家级大报,但他的稿费也低的,按国家规定每百字5-10元标准稿费制度发的,就是说用一篇300字以内简讯稿才10元,还不够吃一包烟的钱,有的500字-1000字以上20元、30元、40元、50元、60元、70元不等,用一张图片新闻照片30元、40元、50元不等,最多的一篇3000字通讯稿也得过150元。他们发稿费也很规范的,每篇稿费专门从邮局汇来,不怕麻烦一篇10元也汇来,汇来签字后,还得带上身份证直接去邮局领取呢。(有的人还烦麻烦汇来10元还不愿邮局领取呢。如果写稿为了稿费收入,哪是得不偿失的。因为你发出的稿报社不一定用上,不用他们是不发稿费的,重要的是还要稿件的内容。但稿费不在于得多少,而在于他们尊重作者脑力的辛勤劳动,体现报社对作者一种厚爱和信任。今后本人仍会一如既往,积极为《中国工业报》投稿,当好一名业余通讯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