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道兴,1942年出生于江苏省南通市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自幼家境贫寒,直到10岁才开始上学。生活的艰辛并没有阻挡他求知的欲望,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江苏省重点中学——南通中学学习。3年的寒窗苦读终于换来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录取通知书,1962年夏天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反应堆工程专业学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1958年创办于北京,时名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首任系主任是赵忠尧院士,严济慈、张文裕、彭恒武、关肇直等知名学者曾任教于此。1961年更名为近代物理系,1970年近代物理系随校迁至合肥。现已成为全国理科人才培养基地之一。)
1967年大学毕业时正逢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分配到部队农场锻炼。艰苦的农场生活磨练了他坚韧的毅力。结束了3年的特殊军营生活,于1970年被分配到素有“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之称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工作,参与了中国座压水型核动力堆的建设,还参与了核反应堆系统的水力特性试验研究,研究的一些项目曾荣获核工业部二等奖。
1980年因在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的突出表现被调到苏州阀门厂(现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核电站阀门的设计、试验和研究工作,设计了国内套核电阀门图纸。之后设计并参与建造了国内套核电阀热态试验装置,为秦山核电厂一期工程设计的安全壳风动隔离阀在该厂实际使用达24年之久,为此曾荣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工业部和中国国防工业工会工作委员会联合颁发的一等功荣誉证书。
进入90年代,年近半百的史工看到了我国火电厂使用的阀门基本都是进口,心里很是着急,“难道我国自行研发的阀门真的就不如国外的品牌吗?“带着这样的疑问史工开始进行火电阀门国产化的探索,主要针对调节阀领域的研究。那时的他整天泡在车间不断的试验,经过反复的测试和计算,终于研制成功了。时逢山东威海电厂2x300MX机组Y型气动疏水阀需要进行改造,该厂原先使用的Y型气动疏水阀系进口品牌,史工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可以将进口阀门进行一次国产化的改造。于是在不更换气装的前提下,直接将阀体、阀芯、阀座等进行了更换,改造后的性能达到了使用要求,运行稳定可靠。有了这次的成功经验之后,又陆续为该电厂更换了锅炉连续排污阀、再热器事故减温水调节阀等,均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之后又为大唐西安灞桥电厂2x100MW机组给水泵系统调节阀、减温水系统调节阀、锅炉对空排汽阀进行了国产化改造,使用情况都很正常。
2004年底,62岁的他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本该享清福了,但心系调节阀国产化研发的他,凭着对调节阀的痴迷毅然选择全身心的投入到专注调节阀的苏州德兰的建设中。重点是对用于严酷(恶劣)工况的阀门进行深入探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有了新的创新和突破,尤其在防止阀门卡塞、防堵、耐磨损、延长使用寿命等关键点上。
史工设计的循环对流多级降压调节阀获得了国家专利,已成功应用在电厂各种机组的给水泵出口小流量阀上,该阀门具有从不卡塞之特性,目前的使用情况已经证明,该阀门无论是在技术还是性能上均已领先世界同类产品。当然,史工的突出贡献远不止在小流量阀上,在减温水调节阀、吹灰降压调节阀等领域均有新突破,比如减温水调节阀,采用流通窗口式和迷宫式混合结构,极大地拓宽了流量范围,优化了流量特性曲线,具有无可比拟的微调功能,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先进的阀种。再比如锅炉吹灰降压调节阀,某厂花了将近8年时间研制该阀,经历了无数曲折,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方才完成研制,而我司研发团队在史工的带领下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就研制成功了,该阀门今年3月在国电江西九江电厂投入运行后,深得用户好评。
而今已古稀之年的史工依然精神矍铄,凭着多年的经验,孜孜不倦地教导着新一代德兰技术人员,从基础知识到结构设计、从核心技术到现场应用,他都倾囊相授,培养出了一批高素质的研发人才。他从事阀门研究已经三十二年了,他把用于严酷工况的阀门命名为酷阀(Coolva),并已注册商标。他的座右铭是“永远把恶劣工况关在阀笼里”。有些人称他为调节阀的专家、大师,但他并不认同,他总是谦虚的说自己只是一个多年来不断思索阀门的人,顶多只能称之为“老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