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隐形冠军”成长之路,也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化之路。无数像上阀一样的“隐形冠军”依靠自身定力和自主创新,发扬企业家精神的改革魄力和务实作风,“从最窄最陡的路上,走出最宽的市场来”。
1902年,在上海武昌路上一家铜作坊里,近现代最早的国产阀门在工匠师手中成型,中国阀门技术发展由此开始。沧海桑田,一个百年企业在大浪淘沙后屹立不倒,对阀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专注,成就了这一位沪上“隐形冠军”,让世人从小小的阀门窥见时代的宏伟。
回望百年,浪成微澜间
20世纪初,随着上海开埠,在市区以及嘉定等周边地区,一批以机械和电力为动力的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21年,上海增茂五金厂和华德机器厂(均为现上海阀门厂前身)开始生产小口径低压阀和铸铁阀。华德机器厂生产的铸铁阀门,最大口径可达6英寸。30年代后期,上海已能制造多种铜铁低压阀门,不仅出现了有注册商标的产品,还出现了阀门制造企业集群。当时,阀门根据外来词音译叫作“凡尔”,上海制造的“凡尔”质量可靠,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南洋。
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海增茂五金厂为首约33余家阀门企业,通过对私改造,公私合营,实现合并建厂,攻克关键技术。1952年,锦隆五金厂(后并入上海阀门厂)首先试制成功中压锻钢闸阀。1961年,新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阀门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上海阀门厂(以下简称“上阀”)正式成立。建厂时人数400余人,投资金额500万元。成立后,拥有行业一流的制造、试验和检测设备的上阀,为我国电站、石油、化工、化肥、冶金和军工等提供各种各类阀门产品共10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最小口径为3毫米,仅几两重;最大口径达1000毫米,重30多吨。
从七十年代国防关键核心装备,到八十年代东方红系列卫星等早期航空航天设备,再到九十年代的秦山核电站,都有“上阀”牌产品的身影,正是这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阀门,“掌管”着国之重器运行节点上的一开一关。当时,“上阀”产品品种和成套设备水平在国内均属领先地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出口西欧和美国等30多个国家,每年创外汇近100万美元。
上阀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与核电阀门结下了不解之缘。核电阀门是核电站中使用数量较多的设备元件,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中的必不可少的零部件。核电站工艺复杂、专业面广、综合性强,1个核电站至少需要安装阀门上万个。核电阀门的维修更换费用约占核电站维修总额的50%,如果全部依赖进口,后期维护费用不可估量。在我国核级阀门起步晚、基础差的背景下,上阀克服重重困难,于1974年成功研制出第一批核级安全阀,为我国自行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生产了5个品种64个规格368台核电阀门,为核电阀门国产化做出重要贡献。
风起潮涌,破局开新篇
从80年代起,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我国开始组织骨干企业引进国外同类产品的设计、工艺等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国际主流的阀门产品和ASME/ANSI的有关阀门设计、制造、试验的标准及其相关材料标准逐渐为国内阀门界所接受,阀门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迅速提高。90年代,上海阀门厂成为阀门行业第一批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设计、制造许可证的阀门厂家。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疲软、产能过剩,以及管理体制弊端的显现,国有企业陷入全面经营困境。数据显示,1997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的16874家大中型企业中亏损者达6599家,亏损额为665.9亿元。据上阀老员工回忆,1996年到1998年期间,阀门厂订单不足,工人工资无法正常发放,企业属于上班三天休息四天的状态,阀门厂内部充斥着各种负面情绪。2001年,上阀与国外资本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但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不做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安全阀产品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05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2月,“非公经济36条”由国务院发布,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企变革图强、民企发展壮大“双线”交织出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图景。
这一时期,上阀在厂长王建克及其团队带领下迎来新一轮改制。通过协保、提前退休、买断等分流出去后,工厂人员大为精简、企业开支降低,由于机制灵活,企业销售额大幅提升。转制后,上阀新增了包括数控加工机床、弹簧试验机、电脑控制的拉力机、X光探伤仪、移动式光谱仪等在内的一系列生产和测试设备。开发了过去不曾生产的球阀、调节阀,在过去承接核二级安全阀的基础上,承接了核一级闸阀,又开发了大气释放阀、研制特殊领域阀门等新产品。这次改制,对上阀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让这位“年逾八旬”的国有老企业没有继续沉沦下去。
创新立命,助“华龙”出海
重生后的上阀更加关注新产品的开发,经历过一番波折后的上阀人明白,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运用新材料,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经过改制后近四年时间的发展,上阀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软件、硬件上,都有了实质性提升。2012年,上海阀门厂研制出国内第一台300MW核电稳压器安全阀和主蒸汽安全阀样机模拟件,一举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一、二、三级安全阀设计、制造许可证,重新掌握了进入核电领域的钥匙,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核一级阀门设计制造的企业。目前上阀仍是国内唯一拥有核一级弹簧式稳压器安全阀设计、制造许可的企业。
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上阀投入大量的资金改造阀门试验台架,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热态蒸汽试验台架回路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按照ASME PTC25:2001 标准要求,对锅炉、容器、管道、数据采集系统,及检测手段都进行了改造和更新。目前该试验回路是我国容量最大、最完善的热态试验回路,能够进行阀门的热态寿命试验,冷热交变试验,流体阻断试验以及安全阀的全性能试验,上阀为这一具有30多年历史的原机械部直属实验中心赋予了新生。
目前,以上阀为代表的阀门企业通过智能化控制流程、现代化精密管理,实现阀门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推动关键阀门国产化,另一方面,国产阀门随着“华龙一号”等中国自主核电项目“出海”,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目前,我国阀门已出口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阀门出口居世界排名前列。
“隐形冠军”的成长之路,也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化之路。凭着一种在细分领域里做深、做透、做久、做强的“专业主义”“长期主义”,即使在阀门这样不起眼的小物件上,也能做出惊天动地和不同凡响。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虽非坦途,但无数像上阀一样的“隐形冠军”依靠自身定力和自主创新,发扬企业家精神的改革魄力和务实作风,“从最窄最陡的路上,走出最宽的市场来”。
中国“隐形冠军”成长之路,也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化之路。无数像上阀一样的“隐形冠军”依靠自身定力和自主创新,发扬企业家精神的改革魄力和务实作风,“从最窄最陡的路上,走出最宽的市场来”。
1902年,在上海武昌路上一家铜作坊里,近现代最早的国产阀门在工匠师手中成型,中国阀门技术发展由此开始。沧海桑田,一个百年企业在大浪淘沙后屹立不倒,对阀门数十年如一日的热爱与专注,成就了这一位沪上“隐形冠军”,让世人从小小的阀门窥见时代的宏伟。
回望百年,浪成微澜间
20世纪初,随着上海开埠,在市区以及嘉定等周边地区,一批以机械和电力为动力的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1921年,上海增茂五金厂和华德机器厂(均为现上海阀门厂前身)开始生产小口径低压阀和铸铁阀。华德机器厂生产的铸铁阀门,最大口径可达6英寸。30年代后期,上海已能制造多种铜铁低压阀门,不仅出现了有注册商标的产品,还出现了阀门制造企业集群。当时,阀门根据外来词音译叫作“凡尔”,上海制造的“凡尔”质量可靠,畅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南洋。
新中国成立后,以上海增茂五金厂为首约33余家阀门企业,通过对私改造,公私合营,实现合并建厂,攻克关键技术。1952年,锦隆五金厂(后并入上海阀门厂)首先试制成功中压锻钢闸阀。1961年,新中国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阀门科研院所、龙头企业——上海阀门厂(以下简称“上阀”)正式成立。建厂时人数400余人,投资金额500万元。成立后,拥有行业一流的制造、试验和检测设备的上阀,为我国电站、石油、化工、化肥、冶金和军工等提供各种各类阀门产品共1000多个品种规格,产品最小口径为3毫米,仅几两重;最大口径达1000毫米,重30多吨。
从七十年代国防关键核心装备,到八十年代东方红系列卫星等早期航空航天设备,再到九十年代的秦山核电站,都有“上阀”牌产品的身影,正是这一个个或大或小的阀门,“掌管”着国之重器运行节点上的一开一关。当时,“上阀”产品品种和成套设备水平在国内均属领先地位,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出口西欧和美国等30多个国家,每年创外汇近100万美元。
上阀在发展壮大过程中,与核电阀门结下了不解之缘。核电阀门是核电站中使用数量较多的设备元件,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中的必不可少的零部件。核电站工艺复杂、专业面广、综合性强,1个核电站至少需要安装阀门上万个。核电阀门的维修更换费用约占核电站维修总额的50%,如果全部依赖进口,后期维护费用不可估量。在我国核级阀门起步晚、基础差的背景下,上阀克服重重困难,于1974年成功研制出第一批核级安全阀,为我国自行建造的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生产了5个品种64个规格368台核电阀门,为核电阀门国产化做出重要贡献。
风起潮涌,破局开新篇
从80年代起,伴随着改革开放大潮,我国开始组织骨干企业引进国外同类产品的设计、工艺等先进技术和加工设备,国际主流的阀门产品和ASME/ANSI的有关阀门设计、制造、试验的标准及其相关材料标准逐渐为国内阀门界所接受,阀门制造技术和产品质量迅速提高。90年代,上海阀门厂成为阀门行业第一批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设计、制造许可证的阀门厂家。
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由于市场疲软、产能过剩,以及管理体制弊端的显现,国有企业陷入全面经营困境。数据显示,1997年底,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的16874家大中型企业中亏损者达6599家,亏损额为665.9亿元。据上阀老员工回忆,1996年到1998年期间,阀门厂订单不足,工人工资无法正常发放,企业属于上班三天休息四天的状态,阀门厂内部充斥着各种负面情绪。2001年,上阀与国外资本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但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不做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安全阀产品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005年,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2月,“非公经济36条”由国务院发布,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等垄断行业和领域,进一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国企变革图强、民企发展壮大“双线”交织出现代产权制度改革的新图景。
这一时期,上阀在厂长王建克及其团队带领下迎来新一轮改制。通过协保、提前退休、买断等分流出去后,工厂人员大为精简、企业开支降低,由于机制灵活,企业销售额大幅提升。转制后,上阀新增了包括数控加工机床、弹簧试验机、电脑控制的拉力机、X光探伤仪、移动式光谱仪等在内的一系列生产和测试设备。开发了过去不曾生产的球阀、调节阀,在过去承接核二级安全阀的基础上,承接了核一级闸阀,又开发了大气释放阀、研制特殊领域阀门等新产品。这次改制,对上阀来说,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让这位“年逾八旬”的国有老企业没有继续沉沦下去。
创新立命,助“华龙”出海
重生后的上阀更加关注新产品的开发,经历过一番波折后的上阀人明白,只有不断推出新产品,运用新材料,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经过改制后近四年时间的发展,上阀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还是软件、硬件上,都有了实质性提升。2012年,上海阀门厂研制出国内第一台300MW核电稳压器安全阀和主蒸汽安全阀样机模拟件,一举取得国家核安全局颁发的核一、二、三级安全阀设计、制造许可证,重新掌握了进入核电领域的钥匙,成为国内为数不多具备核一级阀门设计制造的企业。目前上阀仍是国内唯一拥有核一级弹簧式稳压器安全阀设计、制造许可的企业。
在开发新产品的同时,上阀投入大量的资金改造阀门试验台架,用了九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热态蒸汽试验台架回路的改造。在改造过程中,按照ASME PTC25:2001 标准要求,对锅炉、容器、管道、数据采集系统,及检测手段都进行了改造和更新。目前该试验回路是我国容量最大、最完善的热态试验回路,能够进行阀门的热态寿命试验,冷热交变试验,流体阻断试验以及安全阀的全性能试验,上阀为这一具有30多年历史的原机械部直属实验中心赋予了新生。
目前,以上阀为代表的阀门企业通过智能化控制流程、现代化精密管理,实现阀门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一方面推动关键阀门国产化,另一方面,国产阀门随着“华龙一号”等中国自主核电项目“出海”,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作用。目前,我国阀门已出口美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阀门出口居世界排名前列。
“隐形冠军”的成长之路,也是“中国制造”的国际化之路。凭着一种在细分领域里做深、做透、做久、做强的“专业主义”“长期主义”,即使在阀门这样不起眼的小物件上,也能做出惊天动地和不同凡响。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留给中小企业的发展路径虽非坦途,但无数像上阀一样的“隐形冠军”依靠自身定力和自主创新,发扬企业家精神的改革魄力和务实作风,“从最窄最陡的路上,走出最宽的市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