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核电厂阀门可靠性提升研讨会成功召开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CGMA
分享到  
2025-07-28
21浏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战略,推动核电阀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可靠性提升,7月24-25日,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核电厂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二届核电厂阀门可靠性提升研讨会”在江苏南通召开,举行了“核电厂阀门可靠性提升行动联合体”成立仪式。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隋永滨、副会长张宗列,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进口设备注册安全检验办公室主任黄炳臣、副主任工程师李茂林参加研讨会,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建新、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设备采购与成中心主任徐晓冬、中广核苏州基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冯文彪分别致辞,来自行业协会、核电业主、设计单位、工程公司、研究院所、阀门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的两百余位专家代表参会,共商核电阀门国产化与可靠性提升路径。研讨会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黄鹂主持。

    

01 聚焦可靠性,共话行业挑战与机遇

黄鹂主持研讨会指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实现绿色发展、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更有着特殊意义。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作为核电装备行业,我们担负着为核电发展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装备的重任。

“阀门是核电厂重要配套设备,不仅数量大,而且在运行、启停堆、事故应急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鹂表示,伴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自2006年在国家层面全面推进核电阀门国产化以来,核电阀门的设计、制造、成套和运维技术有了全面的提升,形成了完整的设计制造体系和产业链,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核电阀门制造大国,但还不能说是一个核电阀门制造强国,特别是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还有一个不断提升和持续稳定的过程,研讨会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吸取经验,共同促进和提高的平台。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核电阀门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设计、材料技术、测试验证、运维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

核电阀门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先进材料在核电阀门中的应用

核电阀门测试验证技术

核电阀门运维管理经验分享

核电阀门数字化运用与展望

核电阀门协同采购

与会代表围绕核电阀门国产化进程、技术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达成共识。

02 联合体成立,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为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协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产业链安全,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牵头,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核电厂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成立核电厂阀门可靠性提升行动联合体,联合体涵盖阀门设计制造单位、用户单位、原材料供应商、科研院所和平台公司。

联合体定位于构建核电阀门重大共性技术问题研讨、阀门行业科技创新和可靠性提升的专业化研讨平台和联合行动体,打通核电阀门产业链信息壁垒,持续提升我国阀门安全可靠性。

黄鹂在联合体成立仪式上表示,提升核电阀门可靠性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需要行业各方协同创新、合力攻关。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联合体工作提供支持,推动我国核电阀门产业高质量发展。

03 行业展望,从“国产化”迈向“自主化”

在本次核电阀门可靠性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代表均认为,我国核电阀门产业正迎来从"国产化"向"自主化"跨越的关键机遇期。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代表着产业体系的全面升级。

随着“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批量建设,以及四代核电技术的突破,我国核电阀门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核电阀门产业将以“可靠性提升”为抓手,助力实现核电强国梦。“每一个阀门的可靠运行,都是对中国核电安全的庄严承诺;每一次技术的突破创新,都是向核电强国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我们将以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携手并进,为早日建成世界核电强国而不懈奋斗!

阀门之家APP
声明:本文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电话:13182603427;联系邮箱:copyright@gongkew.com。
资讯 > 当前位置
第二届核电厂阀门可靠性提升研讨会成功召开
访问数:21      日期:2025-07-28      来源: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CGMA      分享到: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核电安全高效发展战略,推动核电阀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可靠性提升,7月24-25日,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国家核电厂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联合承办的“第二届核电厂阀门可靠性提升研讨会”在江苏南通召开,举行了“核电厂阀门可靠性提升行动联合体”成立仪式。

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名誉会长隋永滨、副会长张宗列,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进口设备注册安全检验办公室主任黄炳臣、副主任工程师李茂林参加研讨会,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吴建新、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设备采购与成中心主任徐晓冬、中广核苏州基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冯文彪分别致辞,来自行业协会、核电业主、设计单位、工程公司、研究院所、阀门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的两百余位专家代表参会,共商核电阀门国产化与可靠性提升路径。研讨会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黄鹂主持。

    

01 聚焦可靠性,共话行业挑战与机遇

黄鹂主持研讨会指出,安全高效发展核电是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实现绿色发展、双碳目标大背景下,更有着特殊意义。目前,我国在运、在建和核准建设的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容量达到1.13亿千瓦,核电总体规模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一核电大国。作为核电装备行业,我们担负着为核电发展提供安全可靠高效装备的重任。

“阀门是核电厂重要配套设备,不仅数量大,而且在运行、启停堆、事故应急处理等各个环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黄鹂表示,伴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特别是自2006年在国家层面全面推进核电阀门国产化以来,核电阀门的设计、制造、成套和运维技术有了全面的提升,形成了完整的设计制造体系和产业链,可以说我国已经成为核电阀门制造大国,但还不能说是一个核电阀门制造强国,特别是在质量和可靠性方面还有一个不断提升和持续稳定的过程,研讨会就是为大家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吸取经验,共同促进和提高的平台。

研讨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核电阀门在极端工况下的可靠性设计、材料技术、测试验证、运维管理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会议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作专题报告,内容涵盖:

核电阀门可靠性设计与分析

先进材料在核电阀门中的应用

核电阀门测试验证技术

核电阀门运维管理经验分享

核电阀门数字化运用与展望

核电阀门协同采购

与会代表围绕核电阀门国产化进程、技术挑战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达成共识。

02 联合体成立,构建协同创新生态

为加速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协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保障产业链安全,由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牵头,在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广核核电设备国产化联合研发中心、苏州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国家核电厂安全及可靠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支持下成立核电厂阀门可靠性提升行动联合体,联合体涵盖阀门设计制造单位、用户单位、原材料供应商、科研院所和平台公司。

联合体定位于构建核电阀门重大共性技术问题研讨、阀门行业科技创新和可靠性提升的专业化研讨平台和联合行动体,打通核电阀门产业链信息壁垒,持续提升我国阀门安全可靠性。

黄鹂在联合体成立仪式上表示,提升核电阀门可靠性是保障核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需要行业各方协同创新、合力攻关。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将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积极搭建沟通交流平台,为联合体工作提供支持,推动我国核电阀门产业高质量发展。

03 行业展望,从“国产化”迈向“自主化”

在本次核电阀门可靠性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代表均认为,我国核电阀门产业正迎来从"国产化"向"自主化"跨越的关键机遇期。这一转变不仅意味着技术层面的突破,更代表着产业体系的全面升级。

随着“华龙一号”等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批量建设,以及四代核电技术的突破,我国核电阀门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国核电阀门产业将以“可靠性提升”为抓手,助力实现核电强国梦。“每一个阀门的可靠运行,都是对中国核电安全的庄严承诺;每一次技术的突破创新,都是向核电强国目标迈进的坚实步伐。”我们将以次研讨会为新的起点,携手并进,为早日建成世界核电强国而不懈奋斗!

阀门之家APP
声明:本文转载自合作媒体或其它网站的信息,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处理;联系电话:13182603427;联系邮箱:copyright@gongkew.com。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所有评论
暂无评论
战略合作伙伴
工客网公众号
Copyright © 2018 gongke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苏州网景视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工客网是网络服务平台方,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  13182603427  copyright@gongkew.com

备案号:苏ICP备19001566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20201113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许可证:(苏)字第02214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12-68793249

  网络工商电子营业执照   苏公网安备 320506020112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