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阅读
在短期的市场化配置中,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不断趋于多样化,有助于发现天然气真实价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价格及时传递,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日前,中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分公司、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推出的管道气预售交易上线。同日,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南方分公司、中石油天然气销售西部分公司顺利完成在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管道天然气仓单注册,并开展了仓单的中远期挂牌交易,成为中石油充分发挥交易平台作用、加快探索市场化交易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此举也是重庆交易中心积极参与油气体制改革、聚焦市场需求创新研发交易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成果。
业内人士认为, 上述两种交易模式统筹考虑了天然气资源配置和富余气量消化,是我国天然气线上交易的新尝试,顺应了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趋势,有利于稳妥推进天然气线上交易,建立健康的市场体系,并兼顾上下游主体需要。
推动上下游共赢
中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分公司挂单上海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预售6月和7月管道天然气,范围涵盖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南5个省份,以上海为基准点价格。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春鹏表示,该交易开创了天然气保供、稳价、锁量的交易新模式,可有效保障天然气上下游企业权益。“一方面,供应商可实现以售定采、定产、定储、定运,有利于稳定天然气销售价格,锁定收益;另一方面,采购方通过长期的固定采购价格,有利于锁定成本投入,从上游企业获得稳定的价格和资源供应,防范零售端价格波动风险。这一创新模式顺应了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趋势,有利于推进天然气线上交易,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并为我国天然气市场价格提供新参考。”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完成管道天然气仓单注册,每张仓单设定为10000立方米,按区域设置交割基准点,并形成基准点的交易价格。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交易可较好实现天然气的二次转让。一次交易完成后,用户可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发起或响应参与仓单二次转让交易,便于发现市场真实价格。同时仓单二次转让交易采用线上交收线上结算方式,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仓单交割快捷方便,进入交割阶段,可以自主生成天然气购销合同,不增加用户购气成本。
据了解,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今年推出的年度天然气购销合同,明确约定合同量的10%采取管道天然气中远期仓单交易方式。通过管道天然气中远期仓单交易,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合同偏差问题,提高合同履约水平,推进天然气上下游协调、有序发展。
淡季市场也需重视
2020年,国家管网公司启动了托运商制度。托运商是管道输送中天然气资源的所有者,与管道公司签署管道容量使用合同,将天然气输送至不同的市场区域。在多位受访者看来,此次交易模式创新也是托运商制度执行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交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式营销,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也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采购诉求提供新的交易途径。
据了解,通过交易中心这一公开平台进行专场预售,能够适时预知市场的真实需求。同时 ,通过竞拍获悉新增需求价格应该如何定价等信息,为国内天然气行业长期以来由政府出面提前组织保供沟通会、协调上下游共同承担保供任务提供决策信息,并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入,促进把价格交由市场决定的交易机制形成。
“市场化交易就是有涨有跌。价格发现不仅仅要在保供阶段发挥作用,淡季交易价格和交易规则同样需要被关注和探索,以保证价格在波动不大的前提下适应市场化的配置方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表示。
“通过线上交易,价格具备市场信号,政府才能更好地减少干预。” 刘毅军补充说,“此前的天然气交易更强调年度合同,这次两个交易中心有了短期的市场化配置,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不断趋于多样化。在此条件下,有助于发现天然气真实价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价格及时传递,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价格发现任重道远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刚指出,该交易中心基于管道气预售交易,正在研发的国内管道气价格指数能够真正反映国内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供需关系,有望为行业提供价格发现功能。若将管道气价格指数的基准点提升为我国的天然气市场中心,配合基差贸易,便可辐射全国。此外,如将此代表国内供需关系的天然气标杆价格用于挂钩进口天然气定价,天然气贸易中一直存在的系统结构性问题更有望得到彻底解决。“当然这个标杆要得到国际卖方的认可,在透明度以及不可操控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油气市场立体化建设的推进,以及国际参与者的增多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不同市场和产品之间套利交易为市场注入充足流动性的同时,也将使市场面临更大的波动性风险。因此,强化以联动为主的立体化市场监管成为确保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刘毅军表示,油气交易中心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推动天然气市场的良性竞争。“但目前油气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单靠建立油气交易中心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依靠政府和油气行业上下游企业一起努力,共同破局。”
核心阅读
在短期的市场化配置中,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不断趋于多样化,有助于发现天然气真实价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价格及时传递,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日前,中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分公司、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北方分公司与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共同推出的管道气预售交易上线。同日,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南方分公司、中石油天然气销售西部分公司顺利完成在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的管道天然气仓单注册,并开展了仓单的中远期挂牌交易,成为中石油充分发挥交易平台作用、加快探索市场化交易新模式的重要举措。此举也是重庆交易中心积极参与油气体制改革、聚焦市场需求创新研发交易产品、服务实体经济的又一成果。
业内人士认为, 上述两种交易模式统筹考虑了天然气资源配置和富余气量消化,是我国天然气线上交易的新尝试,顺应了我国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趋势,有利于稳妥推进天然气线上交易,建立健康的市场体系,并兼顾上下游主体需要。
推动上下游共赢
中石油天然气销售东部分公司挂单上海石油和天然气交易中心交易,预售6月和7月管道天然气,范围涵盖安徽、江苏、浙江、山东、河南5个省份,以上海为基准点价格。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春鹏表示,该交易开创了天然气保供、稳价、锁量的交易新模式,可有效保障天然气上下游企业权益。“一方面,供应商可实现以售定采、定产、定储、定运,有利于稳定天然气销售价格,锁定收益;另一方面,采购方通过长期的固定采购价格,有利于锁定成本投入,从上游企业获得稳定的价格和资源供应,防范零售端价格波动风险。这一创新模式顺应了天然气行业市场化改革趋势,有利于推进天然气线上交易,完善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并为我国天然气市场价格提供新参考。”
重庆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完成管道天然气仓单注册,每张仓单设定为10000立方米,按区域设置交割基准点,并形成基准点的交易价格。
业内人士表示,此次交易可较好实现天然气的二次转让。一次交易完成后,用户可在规定时间内,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发起或响应参与仓单二次转让交易,便于发现市场真实价格。同时仓单二次转让交易采用线上交收线上结算方式,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仓单交割快捷方便,进入交割阶段,可以自主生成天然气购销合同,不增加用户购气成本。
据了解,中石油天然气销售分公司今年推出的年度天然气购销合同,明确约定合同量的10%采取管道天然气中远期仓单交易方式。通过管道天然气中远期仓单交易,可在较大程度上解决合同偏差问题,提高合同履约水平,推进天然气上下游协调、有序发展。
淡季市场也需重视
2020年,国家管网公司启动了托运商制度。托运商是管道输送中天然气资源的所有者,与管道公司签署管道容量使用合同,将天然气输送至不同的市场区域。在多位受访者看来,此次交易模式创新也是托运商制度执行的探索和实践。通过交易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式营销,可以给客户带来更多元化的消费体验,也为满足不同客户的采购诉求提供新的交易途径。
据了解,通过交易中心这一公开平台进行专场预售,能够适时预知市场的真实需求。同时 ,通过竞拍获悉新增需求价格应该如何定价等信息,为国内天然气行业长期以来由政府出面提前组织保供沟通会、协调上下游共同承担保供任务提供决策信息,并随着市场化不断深入,促进把价格交由市场决定的交易机制形成。
“市场化交易就是有涨有跌。价格发现不仅仅要在保供阶段发挥作用,淡季交易价格和交易规则同样需要被关注和探索,以保证价格在波动不大的前提下适应市场化的配置方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刘毅军表示。
“通过线上交易,价格具备市场信号,政府才能更好地减少干预。” 刘毅军补充说,“此前的天然气交易更强调年度合同,这次两个交易中心有了短期的市场化配置,交易方式和交易产品不断趋于多样化。在此条件下,有助于发现天然气真实价格,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价格及时传递,为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价格发现任重道远
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总经理助理陈刚指出,该交易中心基于管道气预售交易,正在研发的国内管道气价格指数能够真正反映国内市场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供需关系,有望为行业提供价格发现功能。若将管道气价格指数的基准点提升为我国的天然气市场中心,配合基差贸易,便可辐射全国。此外,如将此代表国内供需关系的天然气标杆价格用于挂钩进口天然气定价,天然气贸易中一直存在的系统结构性问题更有望得到彻底解决。“当然这个标杆要得到国际卖方的认可,在透明度以及不可操控性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油气市场立体化建设的推进,以及国际参与者的增多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不同市场和产品之间套利交易为市场注入充足流动性的同时,也将使市场面临更大的波动性风险。因此,强化以联动为主的立体化市场监管成为确保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刘毅军表示,油气交易中心是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推动天然气市场的良性竞争。“但目前油气市场化改革面临的问题并不是单靠建立油气交易中心就能解决的,还需要依靠政府和油气行业上下游企业一起努力,共同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