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石油228”船承载着垦利6—1项目中心平台组块抵达浮托作业施工海域。(资料图片)
近日,渤海亿吨级大油田——垦利6—1油田最大区块7座平台全部完成海上安装,为项目按期投产打下基础。
垦利6—1油田是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的最大原油增产项目,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建成投产后可供100万辆汽车行驶20余年。
海油工程项目分公司总经理陶付文介绍,此次安装完成的中心处理平台重量超过15000吨,是目前渤海最重的采油平台,可同时容纳80名员工投入生产。项目使用双线作业模式,统筹指挥两支船队同时作业,高效完成14个结构单体海上安装,累计安装重量达3.6万吨。
10月份,中国海油宣布,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了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大突破。
同样,10月底中国海油发布的三季度报显示,公司实现总净产量461.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创历史同期新高。第三季度,公司净产量15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8.8%。其中,中国地区净产量同比上升6.8%,达106.9百万桶油当量。
据悉,前三季度,公司共获14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20个含油气构造,共有6个项目成功投产,另有7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同时,中国海油首套自主研发的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和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用或完成安装,对未来全海域油气田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同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开钻,拉开了我国油气开发挺进深水的大幕。
此后,我国组建形成了以“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20”等为代表的“深水舰队”,相继攻克了常规深水、超深水及深水高温高压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创新了深水开发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技术体系,具备了从深水到超深水,全海域、全方位的作业能力,使我国跃升成为全球能够自主开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已在相关深水海域发现了1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成功实现了深水油气田的自主开发,深水油气已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以深海天然气产量为例,2021年中国海洋天然气产量达1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亿立方米,涨幅5.4%。(经济日报记者 黄晓芳)
“海洋石油228”船承载着垦利6—1项目中心平台组块抵达浮托作业施工海域。(资料图片)
近日,渤海亿吨级大油田——垦利6—1油田最大区块7座平台全部完成海上安装,为项目按期投产打下基础。
垦利6—1油田是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勘探发现的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也是我国第一大原油生产基地渤海油田2022年在建的最大原油增产项目,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建成投产后可供100万辆汽车行驶20余年。
海油工程项目分公司总经理陶付文介绍,此次安装完成的中心处理平台重量超过15000吨,是目前渤海最重的采油平台,可同时容纳80名员工投入生产。项目使用双线作业模式,统筹指挥两支船队同时作业,高效完成14个结构单体海上安装,累计安装重量达3.6万吨。
10月份,中国海油宣布,在海南岛东南部海域琼东南盆地再获勘探重大突破,发现了我国首个深水深层大气田宝岛21—1,探明地质储量超过500亿立方米,实现了松南—宝岛凹陷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大突破。
同样,10月底中国海油发布的三季度报显示,公司实现总净产量461.5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3%,创历史同期新高。第三季度,公司净产量156.8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8.8%。其中,中国地区净产量同比上升6.8%,达106.9百万桶油当量。
据悉,前三季度,公司共获14个新发现并成功评价20个含油气构造,共有6个项目成功投产,另有7个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同时,中国海油首套自主研发的深水水下生产系统和浅水水下生产系统正式投用或完成安装,对未来全海域油气田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同年,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座第六代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正式开钻,拉开了我国油气开发挺进深水的大幕。
此后,我国组建形成了以“海洋石油201”“海洋石油720”等为代表的“深水舰队”,相继攻克了常规深水、超深水及深水高温高压等世界级技术难题,创新了深水开发模式,形成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水技术体系,具备了从深水到超深水,全海域、全方位的作业能力,使我国跃升成为全球能够自主开展深水油气勘探开发的国家之一。
目前,我国已在相关深水海域发现了10余个大中型油气田,成功实现了深水油气田的自主开发,深水油气已成为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重要来源。以深海天然气产量为例,2021年中国海洋天然气产量达196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亿立方米,涨幅5.4%。(经济日报记者 黄晓芳)